从这里读懂智轩
透视互联网关注企业服务创新

经销商之间的差距,卖同一款商品就能体现

智轩科技2023-05-04

 

经销生意本质上是赚差价,在白热化竞争的今天,老品的价格已经透明,差价越来越低。而且老产品基本上摆在架子上就能动销,厂家也不愿意投入太多资源。 


新品是厂家迎合市场推出来的产品,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变化,而且利润空间足够,厂家也愿意投费用支持。无论从哪个角度看,经销商都要做好新品销售。


只会做畅销品的经销商是不行的,真正体现经销商能力的,是同样一款新品,你比其他经销商更牛!


01 定价定天下


“定价定天下”,经销商常常提起这句话,老品的价格已经被打穿,经销商利润低,业务拿的提成也少,终端也没多少赚头,积极性都不高。所以新品的定价一定要高价位运作,能满足各个环节的利润。


举个例子,一款新牛奶,厂家建议价格是5元,经销商一定不要低于5元,可以5.5,一盒增加5个点或10个点,都没问题。高价位运作是新品定价的前提条件,如果产品定价定低了,还没开始卖,其实就已经失败了。


新品上市推广的时候,往往量不是很大的情况下,一定要满足我们的终端客户的利润需求,以及各个环节的利润需求。


第一,终端卖我们的产品,要挣钱;传统渠道单店销量普遍不高,产品没有足够利润,终端很难赚到钱,终端就没有销售动力。


第二,关键推广人员要挣钱(业务员、促销员);业务员和促销员是新品卖出的主要推手,在没有产品认知优势情况下,只有给到足够的奖励,业务员、促销员才会认真去做好新品推广。


第三,经销商自身也要挣钱;经销生意本质是赚差价的生意,差价不高,赚不到钱,卖的再好也没用。


第四,消费者升级的心理需求,现在很多消费者感觉越贵的东西越好,比如原来纯牛奶2、3块一盒,现在低价位的都没人买了,都买高端牛奶。


第五,满足市场推广资源的需求,新品要想上市,要让消费者看得见听得见;社区要做推广,要招临时促销人员,还要做墙体广告,还要买陈列等等。


QQ截图20230417155001.png


从需求本身出发,每个需求背后都是花钱。未来经销商费用会越来越高,物流配送越来越高,仓储费用越来越高,业务人员的待遇越来越高,终端客户要求的利润越来越高。


如果不高价位运作,利润空间实际上是不够的。市场容量有限,薄利多销已经不适合当前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。


产品卖得好与坏,价格不是决定性因素。现在消费者心理在发生变化,反而觉得越贵的东西越好,比如牛奶,以前是2—3元畅销,但现在市场上5—6元的高端奶反而卖的更好。


另一方面,低价会把经销商自己打进死胡同,原来酱油3元/瓶,销量很大,结果出来一个2.8元/瓶,销量就大幅下滑,低价是没有底线的,最后利润完全没了,怎么玩?


除高价位外,还要不同渠道不同价格,去做多渠道推广,利用价格的优势,去开发特殊渠道,团购渠道。


举个例子,之前有个团购老客户,单位需要5000桶油做福利,我把新品推荐给他,5000桶新品就发到了5000个家庭,消费者觉得油不错,就会产生回购,即使只有10%的回购率,带来的销量也是巨大的。


02促销不等于打折


新品推广对小店而言,是一项风险购买决策,但在促销政策的利益诱导之下,小店往往会主动去推广新品。因而,促销政策对于商品进店非常重要,尤其是新品上市。

这里要强调一点,促销政策不等于打折,经销商一定不要轻易打折,折扣促销最伤害价盘的。一旦产生打折行为,就会在小店和消费者形成畸形的价格认知,不低价就不进货,不低价就不买,最后恶性循环。


促销政策要在不伤害新品价格的前提下,让终端和消费者获得满足感,愿意为新品买单。


第一,送赠品。产品本身捆绑赠品,让消费者占便宜,80%的消费者都有占便宜的心态。而且高价格体系不适宜直接做特价,要保持这个产品的价值感。


给终端客户赠送畅销品,比如出了新款牛奶,可以采取10搭1的策略,送的1箱是畅销品而非新品。既可以凸显出新品的价值,又能吸引终端卖新品。


第二,投入费用买过程指标。新品赠送的力度不宜过大,把这个费用省下来,做过程指标效果会更好。以饮料为例,比如销售一箱奖励3元,一个货架每月200元,优质陈列每月奖励50元等等。


第三,激励客户做一定时间段动销激励。比如客户进了15箱货,半个月过去,动销不是很好,只销了1箱,可以跟老板沟通,15号到25号这10天中,每箱额外奖励5元。


第四,针对有资源的客户做新品返利,开发客户奖励。以餐饮渠道为例,从批发市场找到10家批发商,这10家批发商每家都有40家饭店的资源,可以跟这些批发商签返利协议。


由批发商去卖新品,每个月累计达到了20箱,每箱奖励2元;达到30箱,每箱奖励3元;40箱,每箱奖励4元;50箱,每箱奖励50元,最高是50块钱的标准。


总的原则只有一个,不轻易打折,赠送力度不宜太大。